3月26日,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志愿者走进柯城区白云街道幸福社区,开展“青团寄情,幸福相伴”主题活动,通过文化宣讲、青团共制等环节,架起青年学子与社区老人的情感桥梁,传递清明文化的时代价值。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清明文化微课堂”拉开序幕,通过图文展示与互动讲解,向社区居民普及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与传统习俗,解析衢州本地特色“清明粿”与苏式青团在原料、工艺及文化寓意上的差异。结合当前文明新风倡导,志愿者们还发起“绿色祭扫”倡议,提议以鲜花祭祀、云端追思等环保方式寄托哀思,弘扬文明过节理念。
文化宣讲后,社区老人与青年学子携手开启青团制作体验。揉艾草面、包豆沙馅、捏造型纹……老人们化身“非遗导师”,手把手传授传统青团的制作诀窍。“手掌要微微弯曲,收口力度要轻柔,这样蒸出来的青团才不会裂开。”66岁的居民奶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们和居民老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制作青团。
活动现场,蒸笼热气氤氲,艾香满室。老人们讲述着记忆中的清明故事,学生们分享校园趣事,代际对话间,200余枚青团陆续出炉,剩下的青团来不及蒸熟,老人们纷纷打包,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传承实践,更成为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生动课堂。信息工程学院未来将持续推进“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通过组建学生宣讲团、开发传统文化体验课程等方式,让青年在服务社会中厚植文化自信,助力非遗保护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
(信息工程学院 杜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