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2024年12月26日 通讯员 欧阳洪萍 胡雅倩


“一‘剑’倾心 逐梦江湖”的大型“比武招亲”活动现场
近日,一场主题为“一‘剑’倾心 逐梦江湖”的大型“比武招亲”活动火爆出圈。40余位单身“侠客”在衢州市柯城区麻蓬村逐梦江湖,与众多红粉佳丽齐聚石梁溪麻蓬村沿线风景旖旎的温家堡,共赴这场侠山义水、古风韵雅的交友盛会。这是在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特派员陈力全博士等组织者的策划下,今年石梁镇开展的第二场武侠古风“比武招亲”主题活动。
2024年3月、6月,先后受聘于衢州市科技局、衢州市柯城区委宣传部,以衢州市科技特派员和柯城区首批文化特派员的身份,陈力全正式进驻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麻蓬村。全面了解和走访村庄后他发现,尽管村落自然资源厚实,但在科技赋能、品牌打造、资源挖掘、文化影响力宣推上均存在短板。乡村经济、文化如何振兴?经过一段时间调研,在陈力全的麻蓬发展设计图上,写满了答案:立足资源禀赋、传承文脉、以特色文化为载体发展优势产业……
文化赋能,让乡村焕新颜
陈力全了解到,麻蓬村一度被视作金庸武侠思想的萌发地,村落目前在基础设施、文明文化建设中融入了石梁帮、麻蓬拳、温家堡等突出武侠文化元素,正着力打造“侠义麻蓬”金名片。摸清了乡村文脉,如何更好传承和发扬好麻蓬村传统文化?
“乡村文化品牌的打造,需要一个个具体的载体去推动,需要一项项优质的资源去导入。”陈力全说,挖掘麻蓬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构建文化项目,才能活化武侠文化记忆,形塑独具一格的麻蓬风貌,进一步精准对接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侠客”们在麻蓬村游玩合影
于是,火爆出圈的“比武招亲”应运而生。“这场武侠古风主题的活动非常棒!”正如独闯江湖多年的潘“侠客”所言,各个环节生动有趣,体验感爆棚。大家兴趣盎然,在麻蓬的侠山义水之间结识了新朋友,非常开心!最显著的收获,就是在活动当天,共有四对青年男女顺利牵手结缘。“武林大会”也在陈力全的创新推动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2024年,衢州市金庸武林大会暨浙江省青少年儿童散打联赛总决赛在石梁镇麻蓬村完美落幕,来自全省各地的19支队伍、300余名散打运动员汇聚于此,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纷至沓来的年轻面孔,让这个寂寂无名的小村落,人气旺了,村容村貌村风,也迎来了崭新的变化。
“我想将金庸武林大会进一步拓展,打造为四省边际的武术文化品牌赛事,进一步放大麻蓬武侠文化影响力。”陈力全考虑,要充分利用麻蓬村丰富的武侠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资源,扩大影响力,擦亮“侠义麻蓬”金名片。明年的大会,陈力全想邀请常山洪氏斋公拳、江山张村黄家拳、江西瑞昌岳家拳、福建咏春拳、安徽五音八卦拳等各类非遗武术传承人及其弟子齐聚麻蓬,同台比武切磋,共同研讨武侠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按照今年大会的规模和热度,预计明年将吸引近千武侠迷前来观赛,到时候麻蓬可就热闹了。”陈力全说。

拜访十三太保拳传承人吴元庭师傅
为了让麻蓬“十三太保”拳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助力“侠义麻蓬”金名片打造,陈力全积极推动这一市级非遗武术进入校园,开设《区域民族传统特色体育》课程,邀请“十三太保”拳的传承人作为授课老师,让青年学生了解“十三太保”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武术的魅力。今年10月,他还联系媒体资源,联合中央电视台《文脉春秋》节目组,带领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2024级学生,赴麻蓬村与非遗传承人吴元庭师傅一起研习非遗武术项目麻蓬“十三太保”拳,并接受采访,录制非遗武术项目专题节目。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2024级大学生参与中央电视台《文脉春秋》节目组拍摄现场
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一环,文字是让文脉得以记录和延续的载体。陈力全觉得,麻蓬是金庸始终记得的少年时代求学、生活过的地方,有必要深挖细研这其中发生的趣事。“如果有一份书稿编著出版,或将成为打响麻蓬知名度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文化根脉。将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这与石梁镇人民政府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前,陈力全正参与到由石梁镇人民政府主编的《石梁静岩麻蓬夜夜心——金庸常入梦的地方》纪念文字的修订工作中,以纪念享誉全球的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的方式,助力麻蓬谋划打造武侠特色标杆村落愿景。

《石梁静岩麻蓬夜夜心——金庸常入梦的地方》样稿封面
科技添智,让村民得实惠
3月的麻蓬村,细雨纷飞。陈力全和他的团队成员奔走在麻蓬村的田间地头,开展生产调研和科技服务。
特派员,派下来的是人才、是创新的想法,也是宝贵的资源。陈力全了解到,麻蓬村原先土地碎片化、流转难、弃耕失管等问题较为突出,劳动力人口向外输出较多,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尽管这一情况随着浙江省静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入驻而有所改善,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知名度,难以打开销路,村民们也很难进一步从这个驻村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中受益。而另一边,麻蓬村悠久而独特的武侠文化,这与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能否有效的连接与互动?能否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陈力全沉下心、俯下身,在乡村田野间,让人才入库、成果上架、技术上线,送到驻村企业和村民家门口的,是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农业科技和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激活乡土文化活力,也壮大乡村文化产业。

山海协作援建项目申请表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陈力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对接省农业厅,借鉴盘锦大米混合养殖模式,为静禾农业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与企业一同探讨“稻鱼虾蟹”四重共生养殖体系。一方面陈力全以稻渔共生综合种养殖为基础,进一步整合淡水小龙虾、稻田鱼、稻蟹的种苗繁育技术资源,另一方面依托石梁镇石梁溪沿线独特的山水风光,全力开发和打造以石梁镇麻蓬村、石梁村、静岩村为地域优势的金庸武侠文化内核,结合麻蓬武术“十三太保”拳市级非遗和金庸武侠思想启蒙地的文化底蕴,为村庄精心设计了“三点一带”的发展模式。最终与静禾农业一起成功争取到山海协作合作经费180万元,其中《稻渔共生育苗中心周边配套工程建设》项目成功获批总投资近69万元。
科技赋能后的浙江省静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绿色生态、口感方面独具优势,通过申请“功夫虾”等具有麻蓬武侠特色的专利进一步打响了品牌知名度,销量持续上涨。村民们在企业工作学到了现代农业技术,增加了收入,村土地流转面积显著增加。
如今,在麻蓬村,一个集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科研、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科技农业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秋天推出的稻田小火车迅速走红,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在休闲生态农业和研学产业的带动下,村民们不仅将自家农房改造成民宿作为配套设施,还在部分节点增设了武侠文创产品驿站,设摊销售“麻蓬酱豆”“麻蓬叫花鸡”等特色产品,在民宿业、餐饮业、农产品销售等多个方面受益,真正实现了多渠道增收。

长三角美好生活节活动现场,浙江省文化特派员合影
“麻蓬村是一个宝藏库,需要我们源源不断地去挖掘!”陈力全了解到,在麻蓬村,香锤制作拥有丰富的天然中草药原材料、精湛的传统工艺等优势,静禾农业也曾尝试将其发展为文旅产品,但却始终在销量上不温不火。“如果这个产品能够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市场需求,重新定位和包装,将为企业和广大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陈力全说。他想到了武侠功夫中“点穴”这一概念,将大家对金庸小说熟悉的诗句和武功招式,如“飞雪连天射白鹿”“葵花点穴手”“降龙十八掌”等印在香锤的外包装上,不仅吸引了众多武侠迷的情怀,还为香锤增添了一层神秘而独特的文化底蕴。为了确保产品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陈力全查阅大量资料并拜访多位中医师,详细了解每个穴位的保健效果。最终,他将这些信息整理成册,形成图文并茂的说明书,附赠给每一位购买香锤的顾客,陈力全将这款香锤命名为“麻蓬武侠香锤”。

“麻蓬武侠香锤”代表衢州非遗文化产品亮相长三角美好生活节
11月2日,“麻蓬武侠香锤”亮相长三角美好生活节,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这款融合了武侠文化和传统养生理念的香锤,不仅为浙江省静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文旅产品的营销找对了路子,也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直接促进了企业和村民的双赢局面。
下一步,陈力全将进一步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在麻蓬“十三太保”拳升级为浙江省级非遗项目申报、静禾农业“稻鱼虾蟹”混养技术智能化改造以及“农文体旅”多产业融合数智化迭代等方面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赋能添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