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标开发“三种精神”资源,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全国劳动人民一切幸福生活的源泉。将这三种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劳动精神和坚定中华文化劳动自信的需要,更是鼓励高职院校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需要。
1.以解决学生的认知偏差为切入点,对标开发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思政资源。劳动精神是广大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辛勤劳动、创造不平凡业绩的精神动力,是一名合格劳动者应该具有的精神面貌,是劳动理念认知与劳动行为实践的高度统一,集中表现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价值取向。劳模精神是根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具有示范和激励作用的宝贵精神财富,集中表现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劳动精神是劳模精神的基础,劳模精神是劳动精神的方向。高职院校应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但在实践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理解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偏差,表现为对内涵认知度不全、对精神认同度不高、对劳模精神的认知来源虚化,缺乏劳动实践,误把“埋头苦干”理解为“劳模精神”、把“明星偶像”理解为“劳动模范”等。认知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言行上的偏离。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能否正确认知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对于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影响深远。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解决职教学生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认知偏差入手,强化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意识,开发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思政资源。一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在教学前,教师应进行深入调研,收集与专业及课程密切相关的劳动教育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的知识素材,然后通过整理分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与授课内容吻合度高的资源,再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予以呈现。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教学中不必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各自高度概括的内涵逐一深入解读,也不必期望通过一两堂课就能让学生理解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全部内容,而是应根据职教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精神的内涵化整为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理念,在思想上能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塑造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同时,让学生感悟和理解“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等劳模精神的本质内容。通过长期的课堂渗透和熏陶,使学生最终理解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内涵。二是通过实践课程,将劳动理念转变成劳动实践。从树立起劳动意识到具备劳动精神,必须经过具体的劳动。一个不参加劳动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劳动精神的,劳动精神需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劳动者也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真正建立对劳动的尊重,在劳动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职业教育的实践课是塑造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大舞台,依托实习实训课程,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劳动之中,在实践中进一步为学生树牢正确的劳动观。三是发挥劳模引领、示范的“励人”功能。学生学习的劳模对象既可以是得到社会认可的“大劳模”,也可以是校园或校企合作单位中师生评价高、口碑好的教职工“小劳模”。社会认可的“大劳模”标杆形象典型、激励作用显著,而教职工“小劳模”因其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让学生信任和效仿,可以解决弘扬劳模精神虚化的问题。通过典型劳模事迹常态化的熏陶,使劳模走入学生的生活,劳模精神也变得可亲、可敬、可学。
2.围绕新时代下工匠精神的内涵,对标开发工匠精神思政资源。职业教育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弘扬“工匠精神”和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责任。工匠精神是指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对技术专业和精湛、对工作过程专注和严谨、对产品质量追求极致的职业价值取向,是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需要高度重视工匠精神资源的开发,着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开发工匠精神思政资源,一是在专业理论课中铸“匠心”。工匠精神不是漂浮、悬空的价值理念,而是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作为载体的价值实践。因此,一方面,“匠心”理念的铸需要从教师传授的专业知识出发,结合“大国工匠”典型技术案例使学生理解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术是成为“工匠”人才必备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对产品质量极致和完美的追求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因此,教师在专业理论课上以专业知识中的创新案例资源为载体,传授创新方法;以开放式实践创新问题为研讨对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铸就学生“匠心”。二是在专业课程讲座中筑“匠魂”。专业课程讲座是学生接触企业、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也是构筑“匠魂”的良好平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产生及应用,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教师可通过精选讲座内容,将丰满、鲜活的案例以视频、动画等直观的形式配合得体的解说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工匠精神对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以工匠技艺报国的志向和愿景。三是在专业实训课中炼“匠技”。“工匠精神”从意识层面发展到品质层面,需要在实践中得以锤炼。通过关联职业场景、对接企业工艺标准,让学生在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实践体悟中切身感受到技艺的真、善、美,让“工匠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因。此外,还可以将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的优秀作品作为技能训练的榜样,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身边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二、校企合作开发企业文化资源,增强学生职业认同
高职院校以为当地企业升级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宗旨,因此,高职院校应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打造区域职业教育服务特色,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除了在业务能力的培养上需要主动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以外,高职院校还应在文化层面培养学生的适应性,以增强学生就业的职业认同。据公开报道的情况来看,目前新进企业的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高流动率是用人单位比较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职业认同度不高,对职业缺乏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职业价值取向与其就业情况存在差距,以致其频繁离职跳槽,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也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对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度,塑造学生健康的职业价值观,提升职校教育对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力,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仅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职业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将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工作人员吸纳到课程思政建设团队中来,合作开发企业文化资源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一是校企双方深入探讨可融入课程的企业文化内容以及融入载体。基于课程思政的企业文化资源共建并不是简单地把企业文化手册中的所有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入课堂,而是要精心选取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的企业文化,并以得体恰当的载体把企业创业文化、企业团队文化、企业安全文化、企业责任文化等融入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深化学生的职业认同,为其将来融入企业做准备,提前完成从学生到企业职员的角色转变。二是让企业工作人员直接参与学生校内实训、企业实践等环节,通过企业人员对企业文化的深入解读和现场指导,让学生更直观、真实地感受和了解企业文化及其外在表现,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身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三、深度开发历史性、地域性职教特色资源,传承优秀职教文化
文化因传承而延续,传承因创造而光辉。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都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著名教育家和杰出的代表人物,并随着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优秀的职教文化。文化是民族的根本,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繁荣需要文化作为支撑。同样,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育质量大幅提高也需要优秀职教文化予以支撑。深度开发历史性、地域性的职教文化资源,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地域性资源往往也是历史性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通常为学生所熟悉,对学生而言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可以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例如,清末状元张謇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创办了多所学校,是近代中国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将职业道德培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从爱国、责任、诚信、勤劳等方面明确了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这些历史性、地域性的优秀职教文化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职院校思政资源的开发与推进应对其予以重视。(节选自《机械职业教育》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