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钱柜国际777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高位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钱柜国际777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时代十年中第一个全面系统部署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对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南华大学正通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建设目标,通过强师德正师风、改革创新破瓶颈、多措并举强能力等多种实践探索,努力让教师队伍强起来。
师德师风立起来
教师要想强起来,师德首先要强。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学校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
具体来说,一是坚持思想铸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通过新进教师培训、教师常态化理论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引导教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坚持制度先行,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学校出台《南华大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党政齐抓共管、院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师德考核与监督,将师德师风要求贯穿教师入职、晋升、评优、项目申报等全过程。压紧压实各二级单位责任,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好本单位师德专题教育,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三是坚持典型示范,营造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校加强正面宣传引领,选树各级优秀教师典型,发掘师德模范,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身边人,营造良好的见贤思齐氛围。涌现出衡阳医学院、核科学技术学院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丁德馨、马军等先进个人。
制度规范实起来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学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业绩考核、岗位聘任等环节,破除“五唯”顽疾,坚持业绩贡献导向,注重成果产出,强化绩效管理,优化评价指标,修订专项绩效奖励文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实现全员分类聘用和机构全面调整。完善分类聘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统筹推进专技、管理、工勤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成机关、二级单位机构与编制的全面核定和调整。坚持“重点投入,优化配置”,在人事管理、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岗位聘任、职务晋升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探索建立人才特区制度。
全面压实和强化二级单位责任。各二级学院院长和书记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落实“五个第一”,即第一要带头的人、第一要谋划的人、第一要执行的人、第一要考核的人、第一要奖惩的人;做到“五个讲清楚”,即讲清楚学院学科发展的前景与目标,讲清楚学科评估、学位点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的要求,讲清楚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与贡献,讲清楚人才队伍建设的差距与不足,讲清楚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与举措。
师资引培活起来
地方高校如何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培养一流的学生,产出一流的成果?师资队伍建设关乎学校的办学实力和长远发展。学校经过广泛调研,务虚研讨,牢牢抓住“一流师资”这个“牛鼻子”,积极寻求破解之道。
一方面注重在“高层次”上下功夫。学校成立人才强校工程指挥部,统筹协调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定期召开指挥部调度会议,一揽子解决相关事项。修订和出台《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南华大学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制度》等文件,规范人才引育工作,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另一方面注重“专业性”培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教师群体的成长需求。为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建立新进教师能力培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和品牌教师示范引领三级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建立传帮带联系,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出国留学人员培训,引导、鼓励教师深入国内外大中型企业、临床医院、科研院所开展相关学科的实践能力培训。积极与国家及省部级人才工程相对接,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优秀博士;在重点学科设立特聘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招聘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善于培养青年人才并注重学术梯队建设的高水平带头人,支持跨学科、跨学院的创新团队组建,引导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团结协作,提升团队科研教学能力。
教师力量强起来
学校自2019年召开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已引育高层次人才74人,国家级人才从2人增长到15人,学科拔尖人才从5人增长到24人,学科紧缺和青年优秀人才增加了3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从558人增长到793人,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活力迸发。
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的奋斗目标,教师整体教育教学能力正得到稳步提升,直接受益学生数超过10万人。学校的临床医学、化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新增5个国防特色学科和1个国防特色学科实验室,新增“核医结合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5个国家级平台,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46个,新增省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等等。
兴国必先兴教,兴教必先强师。进入新时代,学校将始终抓住打造一流师资队伍这个“牛鼻子”,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朝着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目标坚定前行。
(作者系南华大学校长 张灼华)